上門洗車服務紛紛夭折,帶給行業的思考
- 2017-06-26
- 行業新聞
- 閱讀(
4848 )
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6億多輛,私家車總量超過1億輛,隨著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群眾購車需求十分旺盛,帶來的是巨大的汽車后市場消費潛力。洗車作為汽車后市場最高頻的剛需服務,一直被各大資本方看中,只是一直缺少這個龐大市場的撬桿和支點。2015年,趁著互聯網+的熱潮,“互聯網+洗車業”的新行業生態讓創業者看到了這個市場撬桿和支點,各大資本紛紛進入,催生了一批批的上門洗車O2O服務品牌和公司。
快速的融資快速的擴張,互聯網+的繁殖速度讓傳統洗車行業倍感壓力,互聯網,移動媒體的立體式傳播讓群眾快速的了解到新生的上門洗車服務,便宜的價格和大額的補貼讓車主紛紛嘗鮮體驗。可以說2015年是上門洗車行業熱鬧非凡風起云涌的一年,“E洗車”,“呱呱洗車”,“58到家”,“云洗車”等等一大批新生企業貼上了有上市潛力的互聯網公司標簽。
然而短短幾個月,多家上門洗車O2O服務公司便宣布停止業務,或業務轉型或倒閉關門,讓市場從業者和消費者愕然。這場躁動最終沉寂在2015年的寒潮中,傳統洗車行業的地位紋絲不動,廣大車主只好卸載了這些然而并沒有什么卵用的APP,老老實實去洗車店排隊洗車。群眾洗車難、消費高、服務選擇單一的痛點仍然沒有解決,自助洗車作為新生的行業模式正在摩拳擦掌暗暗發力,總結市場先鋒的失敗原因,開始在全國各地鋪點開花。
上門洗車O2O服務的商業模式看似美好卻并不成熟,只是甚囂塵上的媒體傳播和躁動的資本投入為其打了強心針,最終資本寒冬紛紛退出,媒體也偃旗息鼓,這些依靠炒作一夜壯大的公司就轟然倒下??偨Y其失敗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行業痛點的調研定位不準確,市場轉化率不高。國內車主在多年的市場環境下,養成了洗車店洗車的消費習慣,而第一批O2O服務公司的責任就是改變和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顯然上門洗車服務一開始就遇到轉化率不能支撐公司盈虧平衡的問題,花了錢卻賺不回來錢,資本一斷流,就出現紛紛夭折的現象。
2.高額補貼造成市場虛假繁榮,融資速度趕不上燒錢速度。打上互聯網公司的基因,便照本宣科的模仿別的行業的燒錢經驗,客單量補貼的數目驚人,在轉化率低迷的情況下,折騰不了幾個月,資本方也會捂緊口袋溜之大吉。
3.盈利模式單一,基本的洗車服務也差強人意。單純從上門洗車服務費中賺取利潤,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和傳統洗車相抗衡,在成本優勢并不凸顯的時候,就是以低價贏取消費者的嘗鮮,基本無利可盈,還要對加盟的商戶進行高額補貼,這就要看誰能虧到最后了。而意圖吸引客戶黏度將產品服務延伸到汽車服務的更深層次,比如汽車保養,汽車美容保養,以上門洗車服務作為流量入口,本身的轉化率都數字難堪,談何延伸價值。
4.資本與媒體的大肆推廣,行業浮躁,缺乏對于產品服務本身的創新和沉淀。資本逐利是沒有錯的,但對于企業更應該把眼光重點放在可持續經營之道上,對產品、服務本身進行深度研究和創新,對市場模式和盈利模式腳踏實地。過度的追求短期繁榮必然就是繁華過后,一地雞毛。
作為行業的從業者,我們痛惜上門洗車服務的沉沙折戟灰飛煙滅,同時也讓我們清醒的總結分析,如何去撬動“互聯網+洗車業”這個龐大市場需求。經過1年多時間的穩扎穩打,非洗不可人和我們的合作者腳踏實地的完善產品服務,發掘可持續穩定的盈利模式,在全國各地鋪設超過600個服務點并持續壯大,已經在自助洗車行業穩穩的奠定了品牌領導地位。沒有資本風投的燒錢搶市場,沒有媒體廣告的造勢宣傳,我們實打實的做好產品和服務,讓代理加盟的合作伙伴實現投資價值和盈利目標,未來三年我們只專注于把自助洗車服務做到極致,與合作人一起同舟共濟改變格局,也相信自助洗車行業的美好未來,就在明天。
以上為自助洗車服務品牌“非洗不可”官方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行業詳情和產品信息,請咨詢:4007-886-336
相關資訊
- 上一篇 : 自助洗車成新寵,傳統洗車行業被互聯網撞了一下腰
- 下一篇 : 近年來,有哪些消費習慣發生了顯著改變